坐車上下班、用電子設備在寫字樓工作已成為現代生活一部分。伴隨這一生活方式的是塑料、泡沫材料的廣泛使用。這些材料給我們舒適的同時也存在火災隱患。在易燃材料中加阻燃劑使其變難燃是從源頭控制火災的重要手段。
“如果我居住的房間里沒有使用阻燃劑,我會感到非常不安,因為這會存在極大的火災隱患。”這句話出自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火災研究科學家Jamie Grunlan之口。
能準確說出“阻燃劑”三個字,并會因未使用阻燃劑而感到不安的人,絕大部分是與Jamie一樣的專家。普通公眾,甚至常年從事科技報道的記者,連“阻燃劑”這個詞恐怕都沒有聽說過。
阻燃劑主要應用于交通運輸、電子與電氣設備、家具以及建筑物和建筑材料四個領域,每天我們都與它“形影不離”。電腦的電路板上涂有阻燃劑,手機塑料外殼上涂有阻燃劑,電影院和劇院座椅和汽車座椅使用阻燃劑、公樓外墻保溫材料也涂著阻燃劑。
這些物品大都使用了高分子材料或聚合物(塑料、橡膠、化纖、涂料及粘合劑等),有些材料甚至被稱作固體石油,“一點就著”。
所以,各國相關防火法規和標準都強制規定電子設備、建筑、交通工具中相應塑料部件“必須”滿足阻燃防火要求,也就是必須添加阻燃劑。
2013年7月6日在美國舊金山國際機場航拍的韓國亞洲航空公司失事波音777-200型客機的殘骸照片
2013年韓亞航空公司的航班在舊金山失事,2005年法國航空公司的航班在多倫多墜機,兩場事故中,由于使用的阻燃劑符合美國航空業對耐火安全座椅和貨運飛機的規定要求,人們得以幸免于難。
據歐盟委員會評估,過去10年中,阻燃劑的使用使歐洲的火災死亡人數減少了20%。?2009年由英國政府進行的Greenstreet Berman研究表明,自英國為提高消防安全要求而頒布《家具與室內陳設消防安全法規》后,在2002年至2007年間,火災死亡案例年均減少54例,非致命燒傷案年均減少780例,火災事故年均減少1065例。
阻燃劑的使用,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財產損失,并且極大程度地保護我們的生命安全,是我們忠實可靠的安全衛士,人們應該加強對于防火安全的重視,防火問題,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