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6日韓亞航空214班機在舊金山墜毀,機身起火并冒出濃煙。此次事故中盡管飛機起火,但多數乘客仍順利生還,為這些乘客爭取寶貴逃生時間的,是生活中廣泛存在,卻往往被人忽視的化學品——阻燃劑。
飛機殘骸
亞航空214號班機空難失事飛機殘骸
作為防火的常規手段,阻燃劑被廣泛地添加到多種材料當中。然而,圍繞阻燃劑,尤其是含溴阻燃劑的質疑之聲也從未停息。不少人認為,阻燃劑在消防中起不了多少作用,它們還會在環境中蔓延,并危害人體健康。事實是這樣嗎?
阻燃劑是一類可以延緩起火時間,并抑制火勢蔓延的添加物,它們通過多種作用原理抑制燃燒反應的發生。氫氧化鋁、氫氧化鎂等無機阻燃劑受熱產生水,在此過程中大量吸熱,同時起到隔絕氧氣的作用;溴系阻燃劑可以捕獲燃燒反應中的自由基,終止鏈式反應的發生;除此之外,也有的阻燃劑會讓材料表面迅速發泡膨脹并碳化,形成保護層。
從塑料制品、人造皮革、化纖布料到建筑中的泡沫保溫材料,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聚合物材料的身影。這些材料在性能上有很多優勢,但卻有一個明顯的缺陷:它們往往容易燃燒,由此埋下了火災隱患。為了消除隱患,使用阻燃劑提高材料的防火性能就成了必不可少的措施。
如今,阻燃劑主要應用在交通運輸、電子電氣設備、家具以及建筑材料領域。添加阻燃劑并不能讓材料獲得完全抵抗烈火的能力,不過它依然可以減少火災發生,并為身陷火場的人們贏得寶貴的逃生時間。在起火的空間中,由于易燃氣體和熱量的聚集,可能會發生“閃燃”現象——各種易燃物質都在1~2秒時間內同時起火。而阻燃劑的出現,可以有效避免這種情況。以塑料外殼的陰極射線管電視為例,假如它沒有經過阻燃處理,在起火時留給人們的逃離時間少于2分鐘,而在阻燃劑的幫助下,逃離時間可以提升至30分鐘以上。
阻燃劑在防火安全中的作用已經得到了證實。據歐盟委員會評估,過去10年中阻燃劑的使用使歐洲的火災死亡人數減少了20%。2009年由英國政府進行的Greenstreet Berman研究表明,自《家具與室內陳設消防安全法規》頒布后,在2002年至2007年間,火災死亡案例年均減少54例,非致命燒傷案年均減少780例,火災事故年均減少1065例,而家具的防火處理也離不開阻燃劑。
2009年,中央電視臺電視文化中心發生大火,火勢迅速蔓延,造成外墻嚴重受損。而這其中,造成火勢蔓延的重要原因就是大樓外層的保溫材料阻燃性能不合格。由此也可以看出,阻燃劑絕非可有可無。